行業動態
俗話說:“麥無兩旺”,“麥怕大耳朵”,及時、晚播冬小麥有利于冬前穩定生長和安全越冬。近年,冬季氣溫普遍較高,播種晚也推遲了紅蜘蛛、蚜蟲和雜草的發生。播種期對小麥黃花葉病的發生有直接影響,晚播小麥田的發生率遠低于早播小麥田。
晚播小麥冬季積累溫度低,莖葉少,分蘗少。因此,冬季養分消耗少,春季氣溫升高,分蘗速度快得多。合理的小麥晚播不僅可以防止小麥病蟲害的發生,而且可以減少小麥的凍害,更有利于春綠和分蘗。
小麥晚播要點:
1、選擇適合當地的高產穩產品種。選用優種是實現小麥高產的關鍵,大力推廣高產、節水、優質小麥品種。
2、造墑整地,玉米收獲后立即進行秸稈還田,可以減少秸稈內糖分損失。還要提高粉碎質量,爭取秸稈殘體短、碎、散分布均勻。
3、施用尿素,防止秸稈在腐熟時與作物爭奪養分,造成作物缺肥。
4、增加土壤濕度,加速秸稈粉碎后的腐熟。
5、選擇小麥最佳播期。過早,容易造成冬前凍害,不利于優質高產;過晚,不利于產量的提高。冬小麥適時晚播,有利于冬前穩健生長,安全越冬。不過關于具體的播種時間,各個小麥產區還是有差異的。植保專家建議農戶在10月初到霜降這一段時間,也就是10月1號到10月23號之間進行小麥播種最為合適的。
6、抓好播種質量。
播種一般都采取播種機播種,機播背直行勻、下種均勻、播種深淺一致、利于麥苗齊、全、壯。最好是推廣15-16公分等行距種植,可以增加地面覆蓋、減少地面蒸發,具有省水增產的功效。
為了方便麥田的管理,每播幅之間留20公分寬行,播深3-4公分為宜,可讓小麥安全地過冬,實行“塇土”保墑,播種不隨要時鎮壓,等播后1-2天地表有0.5-1公斤干土層再鎮壓,尤其是對于秸稈還田地塊,一定要在小麥播種后用鎮壓器多遍鎮壓。鎮壓后能保證小麥出苗后根系正常生長,提高抗旱、抗寒的能力。同時帶肥下種,種肥以每畝5公斤左右的氮磷復合肥為宜。畝播種量20-30斤,早播易少,晚播可以適當增加播量。每推遲一天,增加0.5斤播量,確保全苗不斷壟。